人民满意的好医生系列报道——中国当代奇人吴子桂

温馨提示:广告也精彩,分享有钱赚!
主编:启红
围观
收藏

QQ截图20221011035627.jpg

湖南长沙,在美丽的五美山下,徐特立的故乡,山清水秀,妖冶富饶,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称。位于五美山下江背镇的美新村,最近出了一位奇人,名叫吴子桂,今年75岁。

奇人奇在什么地方?

他本是山沟里的一个农民,却有着一般农民没有的人生经历:当过兵,上过战场;当过小学校长,做过泥瓦匠;却又是中央音乐学院最年长的学生,也是一位技术精湛、名满中华的钢琴调律师,曾在江泽民总书记家中调过钢琴。

他本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名普通党员,却有着忧国忧民的思想觉悟,有着扶贫济困的悲悯情怀,他写的《一个无职无权的共产党员怎么当?》在中央和地方媒体发表后,得到中央首长的关注、传阅、赞扬,引发所有共产党员的深思、叹服与觉醒。

他本是一名小学毕业生,却有着惊人的跨界成就,一边从事钢琴调律教学,一边自学古籍医书药典,成为民间中医“土医师”,是国家级中医药高级研究员,不但擅长治病救人,有着“虽生断寿,出语无虚”的本事,还攻克了一个世界性难题,研究发明了防治禽流感的神奇药方——贡禽饲料,获得国家专利,被评定为“国家TIL10级”保密产品。

他的人生历程,简直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传奇小说,令人惊讶、叹服和探究。

你真的不简单,誉满京城啦!

1943年,吴子桂刚出生不久,父亲就被侵华日本鬼子活埋,是母亲一把屎一把尿地将他们兄弟俩拉扯大。因家庭极度贫困,吴子桂小学毕业就辍了学,在家一边劳动,一边学习各种乐器和上山挖草药给母亲治病。

1960年,家仇国恨让17岁的他和哥哥一道,响应祖国号召应征入伍。在中印边境战斗中,作为文艺兵的他,骑着战马到连队演出鼓舞士气。不料遭遇敌人的炮火,马被炸死,他的右腿骨折。

1964年,他拖着治愈后留有后遗症的伤腿,退伍回到家乡,当了一名民办小学的校长。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因得罪了当地“极左”干部而被迫离开学校,回家当农民。

1980年,吴子桂借了1500元钱,背上乐器行头,跑到北京,闯进中央音乐学院毛遂自荐求学,被爱才的钢琴调制专业王德华教授破例接收,成为学院里最年长的学生。

两年后,吴子桂毕业回到家乡湖南,当起了农民钢琴调律师兼乐器修理匠。从此,他的足迹踏遍三湘四水。他的钢琴调律、维修技术也越来越精湛。他将自己的子女亲属也培养成了钢琴调律师,还带教了国内外200多名学生和徒弟。

2001年8月20日,他带领全家6名子女亲属奔赴北京,接受了一个连北京知名调律师都不敢接受的特殊任务——在短短的10个小时内,为“东亚地区儿童艺术节”百名儿童演奏的一百台钢琴进行调律,出色完成任务,受到组委会官员的高度赞扬。

他的恩师王德华教授打电话称赞他说:“子桂呀,这次北京的钢琴调律师都很佩服你们。你真的不简单,誉满京城啦!”

此后,他多次受邀,带着儿子来到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家中,为他的三角钢琴和立式钢琴调律。

20多年来,吴子桂将丰富的调律实践经验与音律学理论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地进行研究、整理、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调律理论,由调律“工匠”提升为调律艺术家。

他应邀为省内外10多所师专、师范大学、电台、电视台义务讲授“教学乐器管理知识”专业课,受到普遍欢迎和好评。

为发展钢琴调律事业,实现后继有人,年过花甲的他开始带弟子,已培养出包括他儿子、儿媳、女儿、养女、侄儿等亲属在内的调律师近300余人。经他培养的弟子大多数已被中央音乐学院录取,毕业后进入调律行业,为发展祖国的音乐事业服务。

他的子女亲属都是从幼年时期起就跟着他学钢琴调律、修制技艺,然后带着扎实的实践功底考入高等音乐学府。他的子女、女婿及亲属共计13人中,有2人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2人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2人担任过钢琴厂调律车间主任,现在都是全国知名的钢琴调律师,全部载入30余本国际国内艺人、名人典籍中。他本人作为全国钢琴调律界的“一代宗师”和“艺坛泰斗”,更是享誉中华。他的家庭已成为我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乡村钢琴师之家”,这在世界钢琴调律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一个奇迹。

你影响了我们党的一代人思想!

作为一个农民,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一位钢琴调律大师,吴子桂有着与一般农民、一般党员和一般的艺术家不一样的政治理念和思想情怀。

他是解放前出生的人,毛泽东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年,可谓根正苗红。幼年的家贫疾苦、父亲惨死的家仇、劳动人民的本色、战场的生死考验、国家的兴衰命运、老百姓的忧愁疾苦,像点点滴滴的雨露浇灌着他的心灵世界,塑造着他的精神灵魂,陶冶着他的性格胸怀,构建和维系着他立党为公的党性原则。

他青年时期就读过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更大量地读过毛泽东的著作,脑海中已深深地嵌入了共产主义思想和信仰,牢固树立“一生跟党走”的信念。

进入晚年后的吴子桂,政治理想更加坚定,爱党爱国、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情怀更加浓烈。

他曾就他个人对“强国富民”的看法和观点,上书中央27封建议信,字里行间充满着他对祖国和人民的赤胆忠心。

2005年,他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他以自己的政治理念和人生体会,写出《无职无权的共产党员怎么当?》一文,发表在中央和各地方媒体上,引起中央领导的重视、赞许和传阅,更激起全国共产党员的共鸣与觉醒。为此,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接见他。曾庆红及省、市主要领导,也多次到他家中看望和慰问,高度肯定和赞扬他立党为公、忧国忧民、扶贫济困的崇高思想觉悟和高尚品格情操。

在北京的一次宴会上,吴子桂见到了彭佩云副委员长,便向她打招呼:“彭委员长你好,我是吴子桂。”

彭佩云问:“你是哪里的吴子桂?”

吴子桂答:“我是徐特立故乡的吴子桂,离你故乡彭家冲只有20里地。我就是前几年发表《无职无权的共产党员怎么当》的那个农民党员呀。”

这一提醒,彭佩云马上想起来了,有些惊讶地说:“啊,是的呀,你那篇文章我们政治局没有哪个没读过,你真了不起。”

吴子桂不好意思地说:“我没有为党为人民作出多大的贡献,党和国家却给了我这么大的荣誉……”

话没说完,彭佩云赞赏说:“你的贡献不是用亿万元来衡量的,你影响了我们党的一代人的思想!”

这时,刚刚走进来的何鲁丽副委员长,见彭佩云在跟一个她没见过的人讲话,便插话问道:“他是谁呀?“

彭佩云说:“他就是中央六大媒体前几年报道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吴子桂。”话音刚落,围在桌旁的人一齐鼓起掌来。此时,吴子桂觉得自己有一种“众星捧月”、“受宠若惊”的感觉。

吴子桂不仅仅用文字和建议书阐述自己的政治理念和高远志向,还身体力行地为国家和当地政府排忧解难,贡献力量。他当过兵、教过书、当过村干部,腿有伤疾,却从没向组织和政府申请要过一分钱的伤残补贴。他不但不索要,还无私付出。他用从事钢琴调律赚来的钱,捐资整修乡村公路。

村里有一条通往林场的泥泞路,人车难行。吴子桂出钱又出力,召集村民进行整修,他亲自参加施工劳动,连续奋战了16天,双手磨起了血泡,他戴着手套参加,硬是把路修好了,造福一方百姓。后来,有人夜里偷偷把垃圾废土倾倒在修好的公路上,阻碍了人们通行。他挑着竹箕,一担担地将废土挑走。

吴子桂心里充满着浓浓的悲悯情怀,最看不得乡邻百姓的疾苦。他先后收养了贫苦人家的两个子女,出钱出力帮扶过五保老人、流浪病人、绝症病人和贫困学生300余人次。

村里的烈属孤寡老人盛迪吴,70岁时摔断了手,7天没做过一顿饭吃,靠吃生红薯果腹度日。从外地回来的吴子桂得知后,骑着摩托车将盛爹送到医院治疗。老人伤好后,还拿出几百元钱给他做零花钱。像这样扶贫济困的例子,多得不胜枚举。

最典型的要数他救治抚养湖北省石首市九合垸乡焦市村的流浪女雷凤娟。

2012年12月28日深夜10点多钟,吴子桂出外购买火车票回家的途中,在路边树丛下发现了一个全身湿透、冻得浑身发抖、全身血糊糊的女孩。他马上将自己的外套脱下来包裹在她身上,叫了一辆出租车,将她带回了家。一路上,他搂着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心里想:“要是自己的崽女是这样,心里什么感受?这是哪一家的大人这么狠心不管不顾自己的骨肉啊!”这样想着,他的眼泪就流了下来。

回到家,经简单处理后,他又将孩子送到长沙县星沙镇第八医院抢救。

原来女孩只有12岁,跟着离异的父亲生活。可父亲赌钱打牌不管她,还经常虐待她,可怜的孩子只好在外面流浪。

经医院检查,女孩患有营养性综合缺失症和支原体、衣原体多种疾病,病情十分严重。

怕医院治不了,吴子桂又将女孩送往北京解放军306医院。经过一段时间的医治,孩子的病终于痊愈。他打听到女孩的家庭住址,跟她父亲联系,可那不良父亲却不肯接她回去,还向吴子桂说好话求情,要他发善心帮助养育孩子。

吴子桂没办法,总不能看着女孩又去外面流浪吧?他只好把雷凤娟又带回家中。

接下来整整4年,吴子桂像抚养亲生女儿一样,送她读书,教她识字,指导她看医学书籍,学会做家务照顾自己,学会自己识药买药治小病小痛。

4年后,吴子桂将雷凤娟送到她外公家。女孩外公看到完全变了模样的外孙女,激动得老泪纵横,对吴子桂千恩万谢。雷凤娟也跪在他面前,拉着他的裤腿,泪流满面地表达救命感恩之情。

两个月后你再问我吧。

钢琴调律艺术与中医药典,完全是不搭界的两回事。但吴子桂这位农民党员,小学毕业的“半文盲”,将二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他既是钢琴调律大师,又是中医药理知识厚实的知名“土郎中”。他认为:“虽然调律与行医二者行业不同,性质有别,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都需要有深厚的爱心、细心和耐心。爱心是思想基础和动力,细心和耐心是干事业必备的素养。”

吴子桂具备这样的思想和素质,所以他能够实现事业上的跨界与跳跃。

其实,吴子桂在很小的时候,就耳闻目睹了母亲用土单方和草药治病的情形,那时候他就觉得那些草药和单方很神奇,如灵丹妙药。

后来有一件事,更让他对中医药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起他这辈子立志要成为一名好中医药师的愿望。

那是44年前的事。一天,他年仅3岁的大女儿,全身起了脓包,又痛又痒。他将女儿送到湘雅医院,但没有治好。回到家,他翻了一夜的医书,终于找到了一个药方,用到女儿身上,脓包很快就消失了,身体恢复正常。

一个小药方就治好了大医院都没能治好的病,这对他的鼓舞和激励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它像一针强心剂,刺激得吴子桂兴奋莫名。从此之后,他学习中医和药方几乎到了如饥似渴、废寝忘食的地步。无论干什么工作,也不论生活发生怎样的变故,他都没有忘记过学习医术。即使后来成为钢琴调律大师,工作再忙,事情再多,也要忙里偷闲学习中医和药方。他将学习计划贴在墙上,带在身上,每天学什么,记什么,解决什么问题,他都严格按计划完成自学任务。在他的家里,有《少林医典》、《中草药》、《名老中医》、《偏方、秘方、验方》、《民间祖传秘方》、《偏方大全》、《本草纲目》、《伤寒论》、《黄帝内经》、《汤头歌诀》等近百本医学书籍,都是他经常翻阅和捧读的经典医书,有的书中页面都被他翻烂了。这种如饥似渴地学习,使他受益匪浅。

长年的自学、钻研、收集和反复实践,他的医术大有长进,到老年后更成为知名中医师和国家中医高级研究员,擅长“遥诊”、“面诊”和“30秒救心法”,甚至达到“虽生断寿、出语无虚”的神奇境界。

他利用自己所学到的中医中药本领,在几十年的生涯中,抢救过无数危险病人。在汽车上、火车上、飞机上、宴席上、工作场所,用他验证过的药方和特效疗法,随遇随救,出手快,倒地不挪动,诊断准确,用药迅速,抢救危急病人和突发病情达百余例。但他从没收过病人一分一文钱,很多时候自己还得搭钱救人。

1979年6月,村里一位身患7种肿瘤切过3刀的花甲老人“不治”,已被亲属抬进了棺材。吴子桂闻讯后赶到现场,视诊之后发现老人有救,立即用几根虫草捣碎喂进他口里。不一会儿,老人便苏醒过来。7天之后,老人拄着拐杖再度来找吴子桂求药,吴开了一副药给他。半个多月后,老人身体完全康复,做帮人察看砖瓦窑火色的活儿了。老人后来活到75岁才去世。

吴子桂不但能从棺材里救出“死人”,还擅长“遥诊”。2016年4月,湖南省吉首市小溪村一位朋友的70岁姑妈梁家花,误食农药中毒,医院抢救无果,下了病危通知书。朋友打电话给吴子桂求救。吴在长沙,相隔几百里地,面诊已经来不及,于是开了药方,让朋友交给医生按方下药。5天后,病人康复出院。

说起吴子桂“面诊”的故事,更是神奇,那就是“虽生断寿,出语不虚”。有一次,五美中学的李校长请他去给艺术班讲课。当时该校教导主任刘××也在场。吴子桂并不认识刘主任,但看到他面色异常,断定他已病入膏肓,不可救也,心里十分难过。

下课后,他悄悄告诉李校长:“这个刘主任怕只有两个月活头了,生命难保啊!”

李校长一听,当即拉下脸来,很不高兴地说:“你一个艺术家,调钢琴的师傅,怎么讲出这种话来?难道他跟你有仇?”

吴子桂没有细细解释,只说:“两个月后你再问我吧。”

一个半月之后,吴子桂从外地回家,看到路边在烧衣服和纸钱,便问附近一家商店的营业员:“是哪个老人去世了?”姓熊的营业员说:“五美中学的刘主任咯,才从火葬场把骨灰接回来。”

这件事让李校长惊讶不已,逢人便说:“吴子桂,真是神人啊!”而这种神话般的“面诊”和“虽生断寿,出无虚言”的事例,在方圆3公里之内就有3个。其实,这种“看面相断生死”的面诊法,在吴子桂保存的古典医书里就有着详细的分析、解释和记载,吴子桂只不过是活学活用于中医诊断的现实生活中罢了。

当然他的“面诊”不仅仅是断生死,通过面诊救人于濒死的事例也很多。如女青年朱自军患隐疾重病,医院诊断检查,其HPV病毒超标287·73倍,是湖南携带此类病毒最高者。她的亲友得知吴子桂有绝招,于2010年1月初带着患者登门求救。

吴子桂一看她面呈棕色,眼似死鱼目,病情实在太严重,自己能否救她的命,并没有多少把握。但他不能见死不救,行不行总得下药处置再看效果。他连夜翻查医书,找到了两个方子。但方子中有几位药本地根本找不到,只记得东北的长白山上有。于是,他自费前往长白山,找到以前结识的朝鲜族土药师张老太太求助。他甚至跪在张老太太的面前,求她尽快帮助救人。他终于得到此药。

随后,他又前往香港购买一味名贵西药。又到浏阳大围山找土药师陈七公,找到了另一个方子的草药。他将两个方子配合炮制,加上西药发力。通过整整一年的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患者再去医院检查化验,结果呈阴性。病毒没有了,患者的脸色也红润了。

第二年,朱自军结婚,第三年生下了宝宝。一家人对吴子桂千恩万谢,说他不是救了一个人,而是救了一大家子。

吴子桂还有一手绝活,那就是“30秒救心术”。就在前不久,2017年10月的一天,吴子桂参加长沙县五美乡特立村上栗坪组村民孙智新的50岁生日宴。在餐桌上,一位女士突发心梗中风,人瞬间失去一切控制能力,碗筷脱落,身体滑向桌下,面色苍白,牙龈蜡黄……病情非常危急。这时大家纷纷拿出手机,要拨打120喊救护车。吴子桂十分冷静地说:“大家别慌,让我试试,不行再打120不迟。”

只见他镇定自若地在病人身上拿捏了一个要害穴位。不到15秒钟,患病女客面现鲜活之像。约40秒钟后,她就能扶着椅背坐到凳子上了。一分钟后,她面色复原,牙龈变红。休息一会儿后,她可以正常吃饭了。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

倘若不是吴子桂在场,单等20多公里外医院的救护车来抢救,该女士生命也许难保!

这次急救,吴子桂没有用药,是按的穴位。事后他说:“我这种穴位救心疗法,古籍医书上是没有的,是我自己的独创。”

有人问他:“既然古籍上都没有,那你是根据什么思路和原理找到这个救心穴位,自创按摩拿捏手法救人性命的呢?”

他卖了一会儿关子后,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实情:“记得还是在‘大跃进’搞劳动的时候,我被同伴的锄头把撞了一下,顿时我身体的某个系统和部位就麻木了,当时我就想:身体上这个位置,竟然有一个能通过撞击把人震麻木的穴筋,那么这个穴筋一定能在治病救人中起到作用。后来,我在救治一些普通病人时却不见效果,唯独在心脏中风病人的抢救中有奇效,而且见效速度惊人,在30秒之内就能把人救活。”

由此看来,学习医术不仅仅是看医书和查方子,还必须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做有心人。吴子桂正是这样的有心人。若是换了别人,只记得被撞击所带来的麻木与疼痛,根本想不到这种麻木疼痛,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用于治病救人。

这正是吴子桂与众不同的奇特之处。

失败了算我的,死一只我赔一只。

吴子桂在救死扶伤、发扬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的同时,心里一直想着一件事:人生病了可以救治,鸡鸭鹅生病了能不能救?自己家也一直喂养鸡鸭,经常有发鸡瘟死亡的现象,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呢?

当这个想法在脑海中反复浮现、盘旋之时,有一次看电视,某地鸡场发生大规模鸡瘟,死鸡成片成堆,人们只能用推土机将死鸡死鸭推进深坑埋掉。

“这是多大的财产损失啊!太令人痛心了!”他带着这样的伤感,开始全面查找资料,发现有统计数字表明:禽类流感鸡瘟自90年代起发生的概率逐年增加,哈尔滨呼南县养鸡场一次就用推土机埋掉60万只死禽。广东温氏集团因鸡瘟禽流感一年损失30个亿。全国平均每年因禽流感瘟疫损失近1500亿。虽然国内有二百多种防治鸡瘟禽流感的药物,但效果都不好,要么效果不明显,要么药效不长,要么鸡生长缓慢,要么不生蛋。而国外,也同样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据资料显示:自1878年意大利发生有史以来有记录的首例禽流感瘟病至今138年,全球100多个团队始终没有放弃研发防治禽类瘟病的药物与方法,充分说明: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这个耗资数千亿历经138年都难以破解的世界难题,仿佛如同一块巨石,撞击着吴子桂的心扉;如同一把利剑,刺痛着他的心灵。他放下手头打印出来的资料,沉思良久,突然“嚯”地站了起来,一个前所未有的信念和决心蹦入他的胸腔,跳进他的脑海:弃艺从研,跨界创新,此生不研发出这个消除世界忧患的难题,我决不罢休!

于是,他将钢琴调律修理业务全部交给儿女亲属去打理,自己从此手不沾钢琴,心里不想钢琴,完全抽出身来,一门心思扑在研发防治禽流感瘟疫的药物与方法上。

吴子桂说干就干,首先通宵达旦地大量阅读和查找古籍医典。他知道,自己必须转变过去给人治病、对症找药的思路,由治人转到防治鸡鸭鹅禽类上来。思路不同,方法也就不同,翻阅的医典和查找的中医药方范畴,当然也就有所不同。

在接下来废寝忘食的钻研奋斗中,他潜心查找医书药方,遍访各地名医,上山寻药挖药,反复配制药方单子。历经10多年的艰难困苦,配制药方单子近70个,但经过试验,都失败了。

一般人想不到,吴子桂最初的失败,到底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不仅仅是理论与实践上的不成功,更要命的是经济上的重大损失。

此时的吴子桂不做钢琴调律师了,完全没有了收入和经济来源。仅靠儿子、女儿每月供奉他3000元生活费。而他四处寻访名医药方,要吃要住要路费,钱从哪里来?他只好将自己留作养老的近70万元积蓄拿出来。

当积蓄花光之后,他又不得不找儿女资助其科研费用,同时四处找朋友借。借生活费、路费不难,但试验的失败需要巨额资金赔偿,这可是要老命的事情。

开始的小范围小规模试验还好说,死了鸡要赔也是几十上百只,赔款不多,吴子桂还能承受。

但仅仅总是小规模少数量的试验,得不出科学准确的结论。

研究进入到后期,必须进行大规模大数量禽类的试验。

有一次,吴子桂来到浏阳的一家养鸡场,找到老板,要求配合做试验。老板听了他的详细介绍,得知他为防治禽流感已经研究10多年了,有了近70个组方单子,均达不到理想效果,既被他百折不挠的精神所感动,也为试验可能再次失败而担心。他说:“如果这次试验又失败了,怎么办?我这里有几千只鸡呀。”

吴子桂豁出去了,拍着胸脯说:“失败了算我的,死一只我赔一只。”

对方一听,不吭声了,点头同意。

结果这次试验又失败了。瘟病袭来,几千只鸡全部死亡。

这一次,吴子桂赔了人家8万多元。他赔得最惨的一次是在江西的一家大型养鸡场,一次就赔了11万元。2—3万元小数额的赔偿就不计其数了。这些钱,都是他从四面八方的朋友那里借来的。近20年来,他总共借款高达600余万元。 他的生活渐渐陷入困境,可研究还得继续。

儿子女儿得知他负债累累后,不但不理解、不支持他的研究,还商量决定断供对他的科研资助。儿子说:“如果继续资助他的研发经费,他的欠债会越来越多。”

原来儿女是想用断供科研经费的办法,来阻止他继续搞禽流感科研试验。

儿女们不理解父亲,也不懂得父亲。志存高远的父亲,心里想的不是一家一口的事,也不是一省一地的事,更不是自己穿衣吃饭过小日子的事。他想的是全中国老百姓的大事,是国家因禽流感一年损失达几千个亿的大事,也是攻克世界难题的大事。试想,这样的志向和抱负,是儿女们断供他的研发费用所能够阻止得了的吗?

他在电话中很“客气”地对儿女们说:“你们不支持不资助,没关系。我的朋友遍天下,真心实意的朋友也不少,我还是找朋友帮忙。我负再多的债,也不用你们来还。钱的事,难不倒我!”

开弓没有回头箭!此时的任何困难,都阻止不了吴子桂攻难克坚的信念和决心!

只要我不死,就一定要成功!

世界上有一种信仰:忧国忧民,大爱无疆。世界上有一种信念: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世界上有一种信心:我不死就一定要成功。

吴子桂正是以这种如烈火般的强烈信仰、信念和信心,继续向理想的高峰攀登!他的生命基因和性格特质里,流淌着这样的热血,锻造着这样的骨气,浇注着这样的情怀!

试验,失败!再试验,再失败!此时已经是第74个组方单子的失败了!

古典医书上的药方,他已经翻阅遍了;国内名医名药,他也寻访得差不多了;各种组方,也反复调整、组合和试验过了。路在哪里?吴子桂决定:从头再来,将思维与眼光放得更宽更远,去国外寻找经验与良方。

2013年,69岁的他独自一人前往泰国,请当地的翻译做向导,专往养鸡鸭多的地方跑,一连跑了五、六个村子,调查了几十位饲养鸡鸭的泰民。到底因语言不通,翻译不到位,收获甚少。随后,他又跑到俄罗斯,走访了六、七个农庄鸡场。

从国外带回的收获虽然很少,但他找到了一个普遍规律:世界上的禽流感,病源是一致的,而且研究的药物和方法也跟他同步,试验没有成功。

如果换作别人,也许会放弃。但吴子桂就是吴子桂。说他奇,就奇在百折不挠、越挫越勇、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信念、信心和毅力上。

他说:“只要我不死,就一定要成功,就一定能够成功!”

2014年春,71岁的吴子桂重新踏上了寻找名医名方的征途。他途经云南勐海县进入缅甸寻访。这次寻访仍然没有收获,且所带经费所剩不多,于是返回云南。

一天傍晚,他在云南缅甸边境线的一个集市上,发现一个80多岁、身体却异常硬朗的老头在买土药。他走过去,向老人家打招呼,蹲在他的药摊前跟他聊天。

老头见他是外地人,爱理不理的,态度有些冷漠。吴子桂注意到老头在抽一种当地的卷烟,烟瘾很大,一根接一根地抽,于是心生一计,跑到附近的店子里买来一包,边给他递烟边聊。老头见吴子桂不停地递烟给他,觉得这人不小气,态度渐渐有所转变。吴子桂便跟他聊起了治鸡瘟的事。聊到高兴处,老头话也多了起来。吴子桂便将自己10多年来研究防治禽流感鸡瘟的组方连遭失败的情况告诉了老人家。

老头点着头,用赞许的目光盯着吴子桂,问道:“你是打算继续搞,还是想放弃呢?”

吴子桂说:“当然要继续搞,不成功便成仁,只要我不死,就一定要搞成功!”

老头又点了下头,说:“好,有志气!你知道当年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吗?”

吴子桂想了想,说:“知道一点。这跟研究防治鸡瘟的事情有关系吗?”

老头神秘地笑笑,说了一番高深莫测的话。因为老头说的是当地土话,吴子桂没有听明白,正要再问时,旁边一个年轻人解释说:“他叫李八爷。李八爷说,你治鸡瘟,得找到鸡发瘟的原因,找到瘟疫的源头,找到病源,才好对症下药。要找到病源,就得去当年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地方寻访。”

“啊,原来是这样!”吴子桂很惊讶,边点头边寻思:虽然自己不明白“七擒孟获”跟禽流感到底有什么关系,但相信老头不会跟他开玩笑,民间高人无处不在,没准这老头还真是个高人。因为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地方,离这里不远,是云贵川三省交界之地,古代称南中地区。从地点上来说,老头并没有骗他。于是,他高兴地对老头说:“好呀好呀,谢谢您的指点。那我明天就想去寻访三国故地,请您给我带路,行吗?您做药材生意的损失,归我负责。”

老头沉思片刻,点点头说:“看你志存高远,百折不挠,不错的后生子。行,明天我带你一路同行吧。”

吴子桂直想笑,自己都是71岁的古稀之年了,老人家还称他后生子,真是幽默啊。不过,老人愿意和自己一路同行,让他心里陡生感激之情。

寻访“七擒孟获”故地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吴子桂就和李八爷乘公交车,一路颠簸到达贵州省的赤水镇。然后向三省交界的山林中进发。

七擒孟获,是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南中地区,将当地酋长头目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的故事。典故的意义是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这个典故,吴子桂是知道的。一路上,李八爷津津乐道地讲述这个典故,神秘莫测地说:“你知道当年的孟获,凭借什么天险成了无人敢犯、独霸一方的山大王,信心十足地抵挡朝廷的军队吗?”

吴子桂摇摇头,说不知道。老人说:“虽然诸葛亮用兵如神,七次攻山,七捉七放孟获,却也付出了惨重代价。”

老人继续讲:“这高山峡谷里有一眼泉水,人称毒龙泉,那水毒啊,人禽不能沾,一沾上就会患病,严重的死亡。那山里还有瘴气,毒性更强,那泉水就是瘴气浓缩后形成的毒水。孟获当年就是凭借这毒水瘴气之险恶,雄霸一方。朝廷的军队攻山时,士兵只要一沾那泉水,一闻到那瘴气,就晕倒在地,不战而败。”

吴子桂疑惑地说:“诸葛亮不是七次攻山都成功了吗?七擒七纵孟获吗?”

老人说:“是的,不过照传说,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朝廷的军队多,死一点士兵不算什么;二来哩,后来有将军发现山上的泉水有毒泉和瘴气,就命令士兵不准靠近毒龙泉,不准喝山上的泉水。至于瘴气,据说是用当时本地的土医自制的一种草药敷在鼻孔下,防瘴气的吸入,这才解决士兵死亡严重的问题。”

“哦,原来是这样!”吴子桂恍然大悟。他顿时明白,老人让他上山寻访,一是向他介绍山上的毒水和瘴气;二是想试探他有没有决心和信心,像当年诸葛亮七擒七放,让孟获心服口服,降服朝廷,实现招安一样,把防治禽类瘟疫的事业进行到底,降服瘟疫。

山虽然陡峭,路难行,加上吴子桂腿有旧伤,行走异常困难,但他的心里比喝了蜜糖还甜,因为老人启发了他的思路,为他的研究发明事业打开了一扇光明的窗子。

他们根本不敢往山峰上的毒龙泉方向走。而且到山腰时,天已经快黑了,必须赶紧下山,否则只能在山上过夜,那就太危险了。

当他们摸黑下山时,路越来越看不清了,无法再行走。老人说:“没办法,只能在山上过夜了。山上有野兽,咱们要小心。”

吴子桂便将携身带的小铁锄交给老人,说:“你防身用吧。”

老人说:“你自己用,我有。”说着从腰间抽出一把明晃晃的刀来。

就在两人准备砍些树叶当“床垫”时,从山上传来一阵嗡嗡的轰鸣声,紧接着有光亮晃晃悠悠照射过来。很快,吴子桂就判断出:是拖拉机的声音。

不一会儿,果然有一辆偷树的拖拉机从山上颠簸而来。吴子桂说:“李八爷,今晚必须搭这拖拉机下山,不然太危险了。”

两人拦下了拖拉机……

你就死了这条心,自己去研究解决吧。

回到山下,吴子桂已经完全想明白了:鸡瘟(即禽流感),其致病原因,就是老人所说的“瘴气”。因为,他以前的所有组方中,均没有防治瘴气的药物,所以方子无效。

他翻找医书得知,所谓的“瘴气”,就是大地季发性毒性地气,受气压、气温作用迸发、释放、随风扩散、形成对禽类有害的毒性气体。这就是地表物质沉积污化而形成的“瘴气”之毒,与人流感病源有着根本的区别。这种气体,对免疫功能强健的人类并无影响,但禽类对这种气体没有免疫功能。少数过度使用西药、长期反复使用抗生素药物的人,对这种有毒气体也没有免疫功能。所以只要季节变化,温湿度不佳,这种毒性气体冲出地表,随风飘散,首当其冲受害染毒的就是长有羽毛的禽类和免疫力缺乏的人群。由此可知,人禽流感,就是缺乏免疫力的人群,感染了禽类流感所致。

吴子桂认为,只要找到能化解和消除这种毒性气体的药物,重新组方,不但禽类瘟疫可以得到控制,达到防治目的,而且人得了禽流感也同样可以治愈。

于是,他又向李八爷请教,能否找到当年为诸葛亮的攻山将士配制防御瘴气的土郎中的后代,或者遗留下来的药方。

老人摇摇头说:“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几百年来,我们当地民间都在寻找,但一无所获。你就死了这条心,自己去研究解决吧。”

虽然没有找到当年土郎中的药物,但吴子桂还是十分高兴。他明白了下一步研究禽药组方单子的方向。方向对头,就一定会有办法。

他带着感激与欣慰的心情告别老人,离开了云南。

谁料在半路的长途公交汽车上,他身上的钱包被小偷扒走,一文不剩。没办法,他只好装成半疯半癫的叫花子,混在车上,回到长沙。

找到了禽类流感的病因病源,下一步就是寻找对症防治“瘴气”的药物了。

他又重新开始翻阅古籍药典,对症找药。有时晚上睡到半夜,突然一闪念,依稀记起哪本书上曾有过治瘴气的药物记载,便立即从床上爬起来,马上翻书查看。哪怕是寒冷的冬天,穿着短裤也要先找寻医书,查看药方,冻得浑身发抖也不敢穿衣服,他怕忘记那一闪念记起的事。

他费尽心力终于找到了几位对症的草药,但那只是书上的几个名词,现实的药材得靠自己再度寻找和挖掘。

于是,他又开始了不知第几轮的遍访各地名医名药、名山大川的征途。

为了防止车上小偷扒窃,他准备了几条“特制”的内短裤,将短裤缝上两个大口袋,这样虽然穿着不太舒服,但毕竟保护盘缠比舒适重要得多。

几年间,他前后去了泰国、缅甸、越南、俄罗斯等四国,踏遍了国内13个省的大山名川,风餐露宿,吃的是馒头干粮,睡的是车站和农舍,其间的千种艰难,万般险阻,除了他自己,没有外人能够知晓。

“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针。”这句自古以来的俗语,放在吴子桂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

他终于有所收获,找到了几味稀世罕见的药物。回到家时,他像个野人一样,头发蓬松,面容消瘦,右腿一瘸一拐,真像个要饭的叫花子。但在他的心里,感觉自己像个富翁。

在接下来的药物配制中,他又忙碌开了。药物炮制有很多程序,有10余种炮制方法,要根据不同的药理与药性,进行酒制、姜制、盐制、醋制、泥制、便制……,毕竟70多岁的人了,加上多年的艰辛,身体大不如前。他一天下来,头昏脑胀,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而且,越到临近成功,他的心里越是紧张不安,因为他担心再次失败。他在睡梦中常常做恶梦,总是梦见遍地的鸡鸭,被他的药物毒死,被人追杀,常常吓得惊醒过来,一身的冷汗……

你这真是仙药,有神效啊!

2014年12月1日,是吴子桂最高兴激动又莫名紧张的日子。这一天,他的第75个组方单子配伍成功,即将投入试验。

吴子桂的隔壁住着王改良一家。两家人年年都要喂养鸡鸭。当时,王家养了50只鸡,吴子桂养了120只鸡、7只鸭、3只鹅。两家之间只隔了一堵有缝隙的围墙。

为保险起见,也为了不再赔偿(实在是赔不起了),吴子桂没有将配药成功的消息告诉老王,更没有提出用他家的鸡做试验,而是悄悄拿自家的鸡鸭鹅试验。他谨小慎微,怕下重了药出问题,每只鸡、鸭,用小磴子秤下两克禽药,用大米饭拌食喂下……

12月中旬,外面传来消息,说一些地方又发鸡瘟了,谁家死了多少多少。几天后,吴子桂出门打听探问,果然来了禽流感。隔壁老王家和对面及上、下屋邻居养的鸡鸭死了不少,没死的也奄奄一息。他们嫌麻烦费事,对死鸡死鸭不进行深埋处理,扔到山上喂狗和狐狸,弄得后山到处都是死鸡鸭的尸体。时间一长开始腐烂发臭。

由于吴子桂的鸡鸭白天是放养的,只见他的鸡鸭满山遍野地跑,专吃人家丢弃的死鸡死鸭,很多死鸡尸体都被他家的鸡鸭吃成了骨头架子。

吴子桂的妻子感到很奇怪,为什么别人家的鸡鸭都死了,自己家的鸡鸭却好好的,除了两只鸡被自家的狗咬死之外,其他都活蹦乱跳。

吴子桂也不说实情,只在一旁面露欣喜之色。他连老婆也不敢告诉,因为怕她嘴巴“不关风”,到处乱说,万一又不成功,那岂不是笑话?

隔壁的王改良感到非常惊讶,两家只隔一道围墙,自家的鸡鸭瘟死了,别人家的鸡鸭也死光了,偏偏吴子桂家的鸡鸭却活得好好的?他问吴子桂是不是施了什么魔法,或是喂了什么仙药奇方。吴子桂没有吱声,因为这是一次无意识的小规模对比试验,是否真正成功,是否有长效?他也不能断定。所以他暂时不想说出真相,公布试验结果。

直到半年后,吴子桂的鸡鸭一直活得好好的,他才悄悄告诉老王,并给了他一些药,要他试着用。结果,一年下来,别人家的鸡遇到瘟疫还是死,而吴、王两家的鸡鸭安好无损。

神话一般的消息就这样传开了。方圆几里地喂养鸡鸭的村民农户,纷纷前来找吴子桂购药。他只好根据要药的多少来决定是否收费。要得少的免费,家庭困难的也免费,一次要得多的才象征性地收点成本费。

2014年底,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青泥镇彭家坊养鸡场老板徐舜华得知吴子桂有防鸡瘟的药,就赶到吴家购药。此时,他对药还半信半疑,所以也就没有多买。

徐老板回到家,将鸡卖出一部分,将药全部喂给留下的300只鸡吃了。后来,徐老板又购进300只小鸡。但这时没有药了。他考虑到小鸡可能不会得鸡瘟,就没有再来找吴子桂购药。

结果奇迹出现了:几个月后,鸡瘟暴发,徐老板先前喂了药的鸡一只没有死,可后进的300只没有喂药的鸡全部死亡。

“真是仙药,有神效啊!”徐老板对吴子桂十分佩服,当即就跑到湖南找吴子桂,希望能多购买一些。吴子桂满足了他的要求。

与此同时,吴子桂将自己研制出来的禽药,大量用于防治人禽流感试验,同样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近两年来,服用他的禽药以预防人禽流感的人员多达300余人,效果都很好,无一人患过人禽流感疾病。吴子桂自己家人更是每年服药。他的几个月大的小孙子和外孙子孙女,每年都必须喂服禽药,从没患过流感,连小儿最容易患的肺炎,小孙子们也从没患过。

试验实践证明,吴子桂的禽药不但能防治禽类流感瘟疫疾病,同样能防治人类的人禽流感疾病,这是一件造福人类、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不行,我得豁出去了!

可是谁也想不到,就在吴子桂为自己的研发成果感到高兴激动,远近乡亲和养禽户主纷纷前来求购药禽的时候,不好的消息不断传进吴子桂的耳朵。一些早先给禽类喂了药的人跑来反映,有的说:“我家的鸡鸭吃了你的禽药,瘟病是不得了,可是天天拉肚子腹泻,这是怎么回事啊?”有的说:“我家的鸡吃了你的禽药后,硬是不见长个,越来越瘦,以前可不是这样的。”有的说:“我家的鸡吃了药后,不生蛋了,以前可是两天生一个蛋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时吴子桂的老伴也说:“是呀,我也纳闷,我们自家的鸡以前每天生一个蛋,现在好久也不见生蛋了。”

吴子桂就像被人打了一闷棍,顿时脑袋一片空白。他无法解释大家的质询。

好在人吃了禽药后,防病效果奇好,毫无不良反应。

“只有禽类出现这些问题,应该不难解决。”吴子桂这样一想,稍稍感到欣慰。

他开始仔细观察自家的鸡鸭,同时走访周围养鸡鸭的邻居,仔细观察鸡鸭的活动和生活习性。别的倒与以前没什么两样,照常吃食,照常活动,并没有什么病,但确实有的闹腹泻,拉肚子,有的不见长膘,也不生蛋。

经反复多次仔细观察,吴子桂确认:自己研发的防瘟疫禽流感的药还不完善,不理想。鸡吃了药虽然能防瘟病,不会再病死,但腹泻,拉肚子,不长膘,长不大,不生蛋,这样养出来的鸡鸭有什么用呢?吴子桂觉得自己的药方单子又是失败的。

问题出来后,吴子桂并不沮丧和灰心,相反,他的意志更加坚定,成功的把握更加增大了。他突然想起蒲松龄的那副《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他又想起《孟子》里的一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他从内心里感谢这次失败。“这是老天不负我,要让我把药方做到完美无缺呢!”

他认为:禽流感死亡的主要矛盾解决了,后面的问题是次要矛盾,应该容易解决。他明白问题的症结所在——组方单子里的药还有点问题,要么配伍不正确,要么缺少了一两味药。这个问题必须解决,否则就仍然是失败。

他对老伴说:“我最初的愿望和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让鸡鸭吃了我的组方单子后,不但不会得瘟病死亡,还要膘肥体壮多长肉,有营养,多生蛋,成为老百姓餐桌上的营养美食。这样才算真正成功!这就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啊!”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使药方单子达到完美无缺的理想境界,他再次钻研、挖掘、炮制,重新配伍,再行试验。

但再行试验多次后,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这时,他才真正明白过来:组方单子里缺少了两味治腹泻、助长膘、助生蛋的草药。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终于找到了特效草药。只是,这种药材药店里是买不到的,普通地方也找不到,必须到深山老林中去寻找。

2015年春,他背起行囊,带着小铁锄和绳索,又开始了第三次长征。北到长白山,西至天山,南到海南五指山,东至幕阜山,足迹横跨了大半个中国,却一无所获。

他没有气馁,继续坚持寻访查找。最后,竟然在邻省江西萍乡的一座海拔近千米的高山上找到了这种草药。

那天在山上,他拖着因天气变化带来疼痛的右腿,一步步地朝山顶上攀登。走一阵,歇一阵,走走停停攀爬好几个小时,终于登上了山巅。当他发现一道岩壁的石缝上长着那种珍稀草药,一丛一丛,一簇一簇,像仙女一般婷婷玉立地立在风中绰约摇弋时,真像见到了仙女一样兴奋和激动。

那是他心中的仙女!那是他心中的圣母!

当他平静下来仔细观察后,顿时心里又凉了半截:根本没有路径通往那道岩壁。怎么办?难道就这样望草兴叹吗?成败就在此一举啊!不行,得豁出去了!他从包里拿出酒杯粗的绳索,一头绑在岩石后面的松树上,一头系着自己的腰,然后顺着石壁慢慢往下滑落。

毕竟是年逾七旬的古稀之人了,他的体力难支,腿脚也不灵便,右腿还有旧伤在隐隐作痛。但是,他没有胆怯,更不能退缩。他心里只有一个信念:今天就是跌下岩壁摔死,也要采下这稀有珍贵的草药,咽了气也要紧紧地把药攥在手里,让后人继续我的事业,让普天下人再不受禽流感瘟疫的威胁和损失!

坚强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在支撑着他。他异常艰难地一步步滑向石缝,近了,更近了,他颤抖地伸出双手,轻轻地将草药摘下,再摘下,装进背上的布袋里……

他终于采集到近两公斤的仙草灵药,带回家中。他还没进屋,人就不行了,两眼发黑,浑身瘫软,眼看要昏倒,幸好此时有两位邻居在他家中串门,一左一右将他扶进屋去……

谨以此成果献给党和国家!

新的组方药单配制成功后,吴子桂进行最后的试验。经过远近多个农舍鸡场和大型养殖场的试验,他研发20余年的防治禽流感的第76个药方,终于宣告研发成功,达到全球首屈一指的特效。

2015年3月3日,吴子桂的防禽流感学术论文《论人流感、禽流感、人禽流感的病源、病理及医治战略》和《防治禽类流感瘟疫中草药》获得国家专利,并由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贡禽饲料吴子桂品牌”。

国务院正部级高级参事专家沈梦培率领的病毒专家、中医药专家团队,对他的研发药方进行可行性研究与实验,作出了“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估报告”,被评为《国家TIL10》(国家保密十级)产品。

其产品的神奇效果,有如下4个特点:

1、正常活禽用药3—5天后,可将其扔进上千死禽瘟疫场中,任其吃带病毒的死禽肉,不但不死,反而长得更快,体形更壮,生蛋更大。

2、已倒地但还有气息的瘟疫死鸡,只要带水喂进一粒花生米大小的本产品,十多个钟头后鸡起死回生,活蹦乱跳,三天后即可生蛋。

3、人禽流感病源、病理和病毒相同,人服用此产品不会患此病(吴子桂祖孙三代均服用此产品多年,无一人感染与传染此病)。

4、无需再进口此类西药,可节省防治此类疾病的成本99%,每年可为国家挽回因禽流感、人禽流感的损失达3000亿元以上。

2017年6月9日,吴子桂怀揣无比激动的心情,向党中央、国务院写信报喜。他在喜报中写道:用最低廉的纯中草药彻底解决“禽流感瘟疫”——此产品效果确切、成本极低、施用简单、绿色环保,全国同时使用,可切断“两流”(禽流感、人禽流感)瘟神,特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喜!

作为一位中印边界抗战的老兵、50年党龄的老党员、民间土医,我这个老朽,年事已高,不能再为共和国冲锋陷阵,谨以此成果贡献给党,贡献给国家和人民,以了今生为党为国、爱党爱国之心愿!

捧读着这份喜报,字里行间充满着真情实感,一位老农民、老党员的拳拳爱党爱国之心、绵绵忧国忧民之情,跃然纸上,令人感动!

十一

好,我马上飞来长沙见你!

俗话说:“酒好不怕巷子深。”但吴子桂倾注毕生精力和心血酿制出来的这坛好“酒”,除邻居和较近的少数几个省区的鸡场外,很长一段时间并不为全国人民知晓,也没有得到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视。原因是有关部门为了保护自己麾下的研发团队的所谓“成果”,对于一个乡下民间土医研制出来的东西,并不认可,更不会重视和推广,甚至采取排斥与压制的政策。

而吴子桂研发禽药的初衷,不是为一己之利,完全是为国家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减少和避免因禽流感而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在祖国的大地上完全实现无禽类因流感而死亡的理想。这是他的初心,也是他的人生价值所在。因此,他不想让自己的研发成果“养在深闺人未识”。他要尽快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深受老百姓欢迎和使用的实用高效的产品品牌。

然而,靠他这个负债几百万的老人,是不可能实现这个愿望的。怎么办呢?他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再次背起行囊,带着10余斤重的资料,前往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大城市,找熟人朋友和知名商家,介绍推广他的成果,委托有识之士帮助他宣传推介,寻找商家购买他的专利组方,大规模生产“贡禽饲料”,造福全国广大农民和禽类养殖专业户。

为了实现初心,完成人生的最大愿望,他在全国各地整整跑了一年。此时的他,真正已经到了“粮尽弹绝”的地步,所有朋友都借遍了,再也借不到钱了。他只能天天啃红薯,吃馒头度日。此时,讨债的人也开始找他了,他只好拆东墙补西墙,借张三的钱还李四的款。

2016年的春节,他一个人孤独地守在家里,半个月没有出门,也没有买一条鱼和一斤猪肉。别人家大鱼大肉地过年,他只能吃青菜、萝卜和面条。他想起自己这些年来,没买过一件衣,没进过一次餐馆,没吃过一顿像样的荤菜,借的钱全用在了研发禽药上,禁不住潸然泪下……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吴子桂窝在被窝里,身上直发冷,心里却是热烘烘的。他相信自己的这坛“好酒”,一定会有高人来品尝;他相信自己用心血和生命抚养大的“仙女”,一定会有如意郎君来相中的一天。吴子桂,真正的“浴火重生,凤凰涅槃”了。

果然,到了2006年下半年,他的电话开始频繁地响起来,他的房门也不断地有人敲响。朋友们的推介和宣传有了效果,不少有识之士和商家看中了他的科研成果,前来跟他商谈。甚至有两个从美国来的客商,风尘仆仆地跑到长沙来跟他谈判。但是,所有的洽谈都因条件不符合吴子桂的要求而告失败。

2007年6月底,吴子桂前往深圳参加一个经济研修班的学习。一位讲课老师给他介绍了四川一家以禽类养殖为主的大型农产品生产企业——四川东方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他当即找老师要了这家公司谢董事长的电话。

回到长沙,他就拨通了谢董的电话,向他详细介绍自己的研发成果,并通过微信和QQ发去所有资料。当时正在东北满洲里出差的谢董事长看完资料后,异常兴奋地说:“好,等我办完这边的事情后,马上飞来长沙见你!”

8个小时后,谢董事长降落在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吴子桂立即请朋友开车去接。当晚,谢董事长就住在了他的家里。经过两天两晚的促膝交谈、详细协商、诚恳交流,谢董事长拍了板:以两个亿的购价作为股金,以公司百分之二的股份,接受吴子桂入股。双方在协议上签字。

吴子桂知道,一纸协议,一字万金!这回他可以还清久欠朋友的债了。2017年7月20日,吴子桂正式成为东方紫公司的股东,并被聘为公司禽业技术顾问。

十二

有了钱,我要做这四件事!

奇人吴子桂,个头一米七二,不算高,也不算太矮。他原本是一个福相,头发浓黑,脸盘阔大圆润,身材挺拔,精神昂扬,气度不凡。青年时,有人说他像电影演员达式常;中年时,有人说他像美国总统卡特;60岁以后戴上眼镜,泰国人说他像江总书记,曾有俄罗斯人问他是不是江总书记的弟弟;也有记者说他像柳传志,一副大老板派头。

然而,近些年来,因为一门心思研发贡禽饲料,历尽艰险和坎坷,生活实在过得艰难拮据,有时几乎到了无米下锅的地步,营养严重缺失,加上年事已高,他的外形变了,人瘦了,脸变形了,头发也稀疏了。但科研的成功,辉煌的成就,使他的身份也变了,经济条件更是今非昔比了。可他的秉性一点也没有变,他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多彩了。这也许就是生活的磨难与人生的阅历所造就的吧

他依然是那个孝子严父。他曾跪在眼瞎的母亲面前,为老人家洗脸擦眼泪;他曾用竹板狠揍贪玩不听话的儿子,把竹板打断,终于将儿子培养成优秀的钢琴调律师和中国唯一的钢琴博物馆馆长。

他依然是那个忧国忧民、爱党爱国、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共产党员、民间土医。他出力、出钱、利用所学医术救助过的病人多达300余人次。

他依然是那个创新不止、奋斗不休的大忙人。巨大的成功并没有让他止步,他决心在晚年保养好身体的同时,对一直困扰着人们的白血病进行深入研究,希望有朝一日,能像攻下禽流感药方一样,攻下防治白血病的中草药方。

他依然是那个知恩图报、信守承诺、大仁大义、顶天立地的人。成为富豪的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还清所有的债务;第二件事,就是安顿好老伴的晚年生活,让她享受晚年幸福,给她配上司机和保姆。他说:“眼瞎14年的老母亲,全靠妻子的精心照顾,我得报这个恩!”

第三件事,就是报答所有支持、帮助过他的朋友和熟人,让大家分享他的成功。第四件事,就是回报他的初恋情人。

吴子桂22岁的时候,有过一个恋人。那时他还从没正式相过亲,只是对那女孩有好感,女孩对他也情有独钟。后来,女孩死心塌地要嫁给他,但由于当时他被革去教师职务,被赶回老家劳动改造,家中极度贫困,他没有答应人家,他觉得不能因此害了人家,耽搁了人家。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个痴恋过他的情人,后来嫁给别人之后,生活过得很艰难,如今60多岁了还在茶馆里打工当保洁员。所以,吴子桂决定,每月给她一份固定的退休金,让她的晚年不用打工也生活无忧。吴子桂这样做,不为别的,就为当年人家那一份痴恋,自己那一份绝情。

变成富豪的吴子桂,首先想到的是别人,而不是他自己。他没有给自己添置什么值钱的东西。他依然穿着那一身常年不变的卡几布白衬衫,打根红领带,外面套着一件武警式样的黄绿色马夹。这成了他日常生活中的标准打扮。有人笑他这身穿着,是雷打不动的“标配”。他说:“我追求简朴温饱的生活。财富对于我来说,不是享受和炫耀的资本,而是用以知恩图报、恪守信义、扶贫济困、回报社会的条件。我对于‘信义’二字的解释是:上等之人凭齿(口头承诺),中等之人凭纸(合同),下等之人纸齿不凭。我要做个上等的守信义之人。”

这就是奇人吴子桂,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党员,一个跨界创新的英雄,一个大写的、顶天立地、俯仰无愧的中国男人!

发布时间:2022-10-11 04:58:11(谢谢观看!)

扫码进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