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海根,男,汉族,无党派人士,1944年7月出生,浙江嘉善人,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员。40多年来,他扎根泥土、亲自下田、记载选种,虔诚投入水稻、陆稻品种选育。1974年开始,他与团队一起每年赴福建、海南等地“南繁北育”,育种季节每天泡在试验田5小时,做上千个杂交组合,记载近10万条数据,创造性攻克诸多关键性技术难点,成功育成并大面积推广应用抗稻瘟病、抗褐稻、特早熟晚粳等103个品种,累计推广种植4亿亩,为我国水稻生产提供了持久有力的技术支撑。怀着“报效祖国、造福农家”的朴素愿望,这位“田舍郎”在育成品种之多、覆盖面积之广、应用成效之大上创造多项奇迹,被誉为“江南水稻育种大王”。
姚海根,扎根泥土的“江南水稻育种大王”,1965年从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水稻育种工作,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
一、他选择水稻、扎根泥土,拥有报效祖国、造福农家的赤子情怀
姚海根1944年出生在嘉善西塘古镇一个贫寒农家。从小目睹以水稻赖以生存的农民,在田里艰辛劳作却忍受饥饿。幼小的他差点饿晕,是邻居的一碗粥救了他一命。缘于这些最质朴的情感召唤,他选择读浙江农业大学走育种道路,选择寂寞、拒绝烦躁,与水稻结下不解之缘。
1965年秋,21岁的姚海根被遴选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工作。1973年,回到故乡嘉兴的他,投身到挚爱的育种事业中。他在调研时发现那些种了多年的 “老三代”水稻品种抗病能力极弱,当时发生面积最广、危害性最大的就是稻瘟病,一些老病区和重病田块几乎到了颗粒无收的地步。姚海根为此食不甘味、夜不安枕,苦苦思索如何改变这种“人种天收”的局面?如何让辛勤劳作的农民粮满仓?姚海根在寂寞求索中整整花了6年时间,处女作“秀水48”于1979年终于面世,打破了当时育种界“丰产不抗病、抗病不丰产”的定论。
每年的收获季节一过,许多种植户朋友到所里来说说当年的收成,谈谈来年的种子,这是姚海根最高兴的时候。他说:“能为发展农业、建设农村、农民致富做力所能及之事,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职责。”。
二、他与稻相依、虔诚育种,拥有勤恳踏实、埋头苦干的敬业精神。
1974年开始,姚海根每年赴福建和海南岛等地南繁北育,40多年来的大部分春节都在海南岛育种基地度过。现虽年过花甲,身患多种疾病,但他一如既往坚持南繁北育,亲自下田操作,亲自给农民上课传授技术,继续勤奋耕耘在农业科研第一线。每到育种季节,他和助手们一起到稻田起早摸黑做上千个杂交组合,记载近10万个基本数据。姚海根对此感触至深:“每个新品种的育成都是靠一滴滴心血积聚而来的,都是靠拼体力、拼脑力、拼毅力、拼性命拼出来的。”
姚海根作为第一完成人,育成晚粳“秀水”、晚糯“祥湖”、早籼“嘉早”及杂交晚粳“秀优”系列水稻品种(组合)100余个,形成了粳、糯、籼配套,早、中、迟搭配,丰、优、抗兼顾的品种群体优势。姚海根育成的水稻品种已在我国长江中下游稻区累计推广种率保持60%以上,在上海的覆盖率达75%,在苏南的覆盖率达60%,育成的晚粳稻新品种覆盖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地,育成的新品种每年推广保持800至1000万亩,为浙江省乃至我国南方稻区的水稻生产作了持久、有效的支撑,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长期的育种实践中,姚海根创造性地攻克诸多关键性技术难点。在我国南方稻区,他率先育成并大面积推广了持有Pi-k、Pi-ta、Pi-ta2等基因的抗稻瘟病品种;持有Bph1基因的抗褐稻虱品种;持有sd1矮秆基因的源库优化型晚粳品种;适应多种种植制度的特早熟晚粳品种;有毒重金属镉、铅、砷籽粒低积累环保型品种;应用花培技术育成的晚粳花培品种;应用分子标记技术聚合了抗条纹叶枯病Stvb-i基因的多抗性高产稳产晚粳品种。育成品种中,秀水11、祥湖84、秀水04、秀水63、秀水09、秀水134、苏秀867是国家,以及浙江、上海、江苏晚粳区试对照品种;育成的秀水04被全国各地作为粳稻亲本育成衍生品种(组合)130个,育成衍生不育系24个。
科学家周光宇评价姚海根说:“他的成就在国内外同类工作是罕见的。一个基层科研单位,又是如何在简陋的科研条件下,出这样的人才,这样的成果,实在难得,实在了得。”
三、他与稻一体、忙于田间,拥有热爱土地、艰苦朴素的农民本色
姚海根是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浙江省特级专家,但他从不去享受这些待遇,依然常常光脚穿一双泥点斑驳的拖鞋,活脱脱一位老农在试验田忙碌。他每年只有一个休息日,就是大年初二去老家看望年迈的双亲。姚海根大多时间住在农科院里,夜以继日做研究,课题组的同志说,姚海根每天上班最早、下班最迟,一直干到深夜11点多钟,如果按8小时工作制计算,一年相当于普通人一年半的工作量。
选种时,姚海根往往泡在试验田地,一站就是五六个小时,给每朵颖花去雄,给每一个母本授粉,一粒一粒、一穗一穗地去完成。他一次次呼应着时代最新的需求,拿出了一项项令同行惊艳、令万千农民受惠的育种新成果。贤惠通达的妻子给了姚海根许多理解与支持。她说:“海根是一个只要种子不要命的人,他顾不上自己也顾不上家。”
“如果身体条件许可,我还想继续为广大农民育种七八载。”姚海根在平凡的育种岗位上,虔诚地向党和人民奉献出中国知识分子的一颗赤诚之心,也兑现了自己“报效祖国、造福农家”“我本农来还农去”的承诺。
发布时间:2022-01-12 14:09:22(谢谢观看!)